判断下列各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锲而不舍”中的“锲”指“雕刻”。 ( )
(2)徐霞客经常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去读书。 ( )
(3)《少年旅行队》中的“老师”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而是赋予我们丰富阅历的老师。 ( )
(4)《彩色的非洲》从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多个方面展现了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 )
(5)作者以“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与大象关系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 )
(6)作者描写夜晚静寂的威尼斯,不能说明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在比喻句的后面画“”,在拟人句的后面画“”。
(1)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2)他一试,啊,不得了,文字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3)一位植物学家曾有一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4)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孔子是老子的老师。( )
(2)“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这句话是比喻句。( )
(3)天地真的是盘古用斧子劈开的。( )
(4)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
(5)《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 )
细读课文深感悟。
读了这篇神话传说,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下面几点和你想的一致吗?在一致的后面打“√”。
(1)巨人盘古真具有献身精神。( )
(2)神话不是真的,没有盘古这个人。( )
(3)我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力真丰富。( )
(4)我太喜欢神话了,以后我要多读些神话故事,感受古人的智慧。( )
带着问题来读书。
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1)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好学精神。( )
(2)孔子千里迢迢、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的精神。( )
(3)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
(4)老子早早迎候、毫无保留地传授孔子知识的品行。( )
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8分)
(1)池塘里的荷花真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
(2)地上的脚印像小猪的,又像小熊的。( )
(3)这幅画的景物就像真的一样。( )
(4)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