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思子
吴敬夫
剖阁凌云乌道边,路难闻说上青天。
山川万里身如寄,鸿雁三秋信不传。
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
老怀一掬钟情泪,几度沾表独泫然。
注释:作者写此诗时,其子吴改过在四川为官。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写蜀地路途艰险,与《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写诗人之子在外做官难归,父子之间长久没有书信往来,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C尾联描写诗人老泪纵横的情状,表现出其思子情切、老境悲凉的辛酸,感人至深。
D全诗由描写儿子的境况到父子间的相思,再转写诗人的境遇,脉络清晰,构思巧妙。本诗蕴含着深沉的父爱,下列诗句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A.嘱儿切莫忧爷娘,忧思成病谁汝将。
B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C更喜高堂身尚健,斑衣儿女拜庭前。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阅读此诗,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这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
答:
(1)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两小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
答:“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与李煜的“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说说,它们的“异”与“同”。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