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6分)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1)“吩咐”“很久很久”“侧过脸”“微笑”说明( )。(2分)
A.高尔基很有耐心,积极配合小男孩工作。
B.小男孩不懂礼貌,只为自己着想。
C.小男孩照相技术熟练,做事认真有主见。
(2)“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A.引起下文 B.点明主题 C.总结全文
(3)小男孩为什么哭起来?( )(2分)
A.小男孩很幼稚,他担心照片照不好。
B.小男孩对高尔基的表现很不满意。
C.小男孩忽然发现胶卷忘在家里了。
修辞俱乐部。填上恰当的选项,使句子构成完整的比喻句。(6分)
(1)荷叶上的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地上的灯火____________________。
(3)茂密的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
(5)打谷场上的粮食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
a. 似松软的地毯一般
b. 堆得像小山似的
c. 好似满天繁星
d. 像颗颗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e. 一窝蜂似的冲出教室
f. 像洪钟一样响亮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___”。(6分)
(1)这个女孩儿的身体那么单薄(báo bó),却只穿了一件薄(báo bó)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2)这位老人性格非常倔强(jiànɡ qiánɡ),经过大家的耐心劝说,他才勉强(qiánɡ qiǎnɡ)同意。
(3)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给了藐(mào miǎo)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还可以看到詹天佑的塑(sù suò)像。
选词填空
观赏欣赏观察
(1)我们在()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
(2)联欢会上,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小红表演的节目。
当然虽然既然竟然
(3)你()答应和他一块看电影,就应该准时去。
(4)在科学不发达的时期,人们()不可能正确解释日出日落的现象。
判断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表示。
(1)她受到亲人发生意外的消息,由于伤心过渡,在奔丧(sāng sàng)的路途中,突然晕倒在地,丧(sāng sàng)失了知觉。
(2)一位老人身着单薄(bó báo)的衣服正津津有味吃着薄(bó báo)饼。
给黑体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①婉辞,指父母死亡;②放弃养育;③抛弃,不愿意养育。
(2)他们提出最后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过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①表示关心;②参与这件事,发表意向;③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