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 “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认为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其实,不止“学”如此,生活中,我们行、游、读、友、爱、善、乐……无一不是如此。
请以“ 而不思则罔”为题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写过一首诗:“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在你的记忆中是否也有不能忘怀的瞬间?
请以“我记得那 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史的突破。请给屠呦呦写一段贺词,表达你对她的祝贺和敬意。要求感情真挚,语言得体。
②在你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最喜欢的课文是哪一篇?请用一句话介绍课文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
③请以“秋之美”为话题,写一段描写的文字,描绘你身边的秋天美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传说,佛祖的前身是位国王。有一回,他看见一只饥饿的老鹰正在追捕一只鸽子,慈悲心起,把鸽子藏进怀里。老鹰说:“那你就忍心看着我饿死吗?”佛祖命人取来天平,他愿意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与鸽子同等重量的肉还给老鹰。可无论佛祖割多少肉都无法与鸽子的重量相等。最后,佛祖亲自跳上天平,天平的两端终于相等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自己的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正确练习,普通人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有人质疑:“既然诀窍这么简单,为什么多数人仍然是普通人而无所成就?”格拉德威尔回答说:“诀窍虽然简单,但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体验与思考?请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少人每到一个新地方,总爱用数码相机或手机将风景拍下来,事后却很少用心去欣赏这一大堆照片。看风景如此,买书、看书也如此。买了大量的书,却没看过几本;有时借来的一本书,却仔仔细细阅读了。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