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下表,完成下题。
|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
城市化水平(%) |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
全国 |
1.00 |
52.57 |
1.00 |
1.00 |
青海 |
0.86 |
47.44 |
0.14 |
0.95 |
河南 |
0.82 |
42.43 |
7.74 |
1.07 |
黑龙江 |
0.93 |
56.90 |
1.00 |
0.29 |
浙江 |
1.65 |
63.20 |
0.83 |
2.56 |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
如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问题。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 B.西南 | C.正北 | D.正南 |
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 B.丙、丁 | C.丙、甲 | D.乙、丁 |
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问题。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陡崖高于b处 |
B.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
C.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
D.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米以上 |
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
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下列有效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修筑梯田③控制水流量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 | B.东南方 |
C.西北方 | D.西南方 |
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A.0.11万平方千米 |
B.1.1万平方千米 |
C.11万平方千米 |
D.110万平方千米 |
若一架飞机由图中乙点起飞,沿最短航线飞往巴哈马首都拿骚(25°N,77°W),则该客机的航向为
A.一直向东 | B.一直向西 |
C.先向东北方,再向东南方 | D.先向西北方,再向西南方 |
读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三艘轮船同时沿图示方向以相同的速度驶向180°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时到达 | B.甲最先到达 | C.乙最先到达 | D.丙最先到达 |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在西半球 |
B.乙和丙都属于低纬度地 |
C.甲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D.甲、乙在东半球,丙在西半球。 |
读图回答问题:若图为海洋中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均是由洋流影响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都可能为寒流②甲乙都可能为暖流
③甲可能为寒流,乙可能为暖流④难以判断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若图为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则()
①甲处的气压比两侧高②甲处的气压比两侧低
③乙处的气温比两侧高④乙处的气温比两侧低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