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如右图所示,这些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里面漂浮着一个不与硫酸反应的小木块,现要想小木块在硫酸中的位置上浮一些,可向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忽视溶液体积对溶液密度的影响)

A.Fe B.Cu C.Ba D.Ba(OH)2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现取15 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 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用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钱江晚报报道舟山“碘过量":有舟山市民说,一位原本很帅气的舟山小伙子,因患甲状腺疾病,眼球突出,脖子粗大,身体消瘦。因此呼吁 大家再也不能吃加碘盐了。舟山的医学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因此开展了“舟山海岛地区城镇居民甲状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提出“浙江沿海地区食盐中是否有必要加碘值得关注”。


(1)如图甲是上述调查得到的图表之一,此图表能够反映出的信息是

A.该地区居民中患甲状腺瘤的男性人数是女性的一半
B.该地区女性居民更容易患甲状腺疾病
C.该地区居民中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多
D.该地区居民比其他地区居民更容易患甲状腺疾病
(2)“碘是智慧元素”,它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若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食盐加碘成为一项国家政策;
(3)“加碘盐”,一般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03),碘酸钾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4)如图乙为某品牌食盐的产品说明,其中“含碘量(35±15)mg/kg”表示在每千克“加碘盐"中含碘元素(35±15)毫克,符合国家食盐含碘量的标准。
以含碘量35毫克/千克为标准,食盐厂家应该在1千克食盐中加人多少毫克碘酸钾?
(5)“碘是一把双刃剑”,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疾病。初中生每天碘元素适宜摄人量约为0.15毫克,假设碘元素全部来自“加碘盐”,你一天最多可以摄入含碘量为35毫克/千克的食盐多少克?
(6)人体所需碘元素并非全部来自“加碘盐",人们可以从饮用水、粮食、蔬菜和周围环境中摄取碘元素,如图丙为部分海产品含碘量。请根据报道内容及以上的分析计算结果,并参考图丙,针对舟山“碘过量”现象,为舟山市民提一条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