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已知2NH4Cl+Ca(OH)2=CaCl2+2NH3 ↑+2H2O)
(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3)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填写化学式)。
(5)请写出纯碱(Na2CO3)的一点用途:
(6分)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⑴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⑵若“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 (填化学用语);
⑶表示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⑷NH4Cl溶液与KOH溶液能够反应,其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OH—结合生成了NH3和H2O。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ZnCl2溶液与AgNO3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解离出 (填离子符号)结合生成了 ;
|
⑸已知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据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某校课题研究小组到电镀厂考察,了解到铁件镀铜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结合流程中提供的信息回答:
①流程Ⅱ废水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测定:流程Ⅳ中废水的pH为4,废水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流程Ⅳ废水中除流程Ⅰ、Ⅱ引入的物质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简单方案来证明你的推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CO2,NaOH ,CuSO4中的一种化合物,
(1)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A.无明显现象的反应
B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
C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
(2)归纳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在右图相应位置标明甲乙丙丁,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用短线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