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我校三(5)班实验小组虹桥公园小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悬浮有固体小颗粒,散发出淡淡的鱼腥味。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一种常用的絮凝剂,并进行搅拌,加入的絮凝剂可以是 ,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样中固体小颗粒。再向水样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此时得到澄清透明无色无味的水,这种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判断中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3)这样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检验。(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A.发展燃煤发电 | B.研究新能源汽车 |
C.禁止焚烧秸秆 |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 |
21 |
2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b物质可能是单质
C.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Fe和Cu | B.Cu | C.Fe | D.Mg和Cu |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是
A.甲>丙>乙 | B.丙>乙>甲 | C.甲>乙>丙 | D.乙>甲>丙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 |
B.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C.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看颜色 |
D.石灰水和水——通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