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
感 遇(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⑤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② 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③芊蔚,草木茂盛。④朱蕤,红色的花。⑤冒,覆盖。  
前四句中,作者笔下的兰若有怎样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兰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
②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
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

请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第一首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诗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
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①
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山中与元九书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①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②幢幢(chuáng):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
(1)两首诗表达出什么共同的情感?
(2) 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小题。
临江仙(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这首词写于诗人与朋友在济南团聚赏景三年之后。
写出这首词中所有押韵的词。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整首词以设问句开篇,交代了游览的地点、节令。
B.“红妆翠盖”描写游人盛装,引出“人物更风流”。
C.下阕“千里”、“三年”分别从时空角度抒写离愁。
D.上阕忆游览之景,下阕抒怀念之情,情与景交融。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