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上阕最后一句“花满溪南处士家”,似乎与前三句所写的景象不协调,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岳忠武王祠①
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②,不见将军奏凯歌?
【注】①这首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几十万精锐全军覆没,鞑靼大军压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很多人劝皇上放弃国都,迁都南京,于谦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坚决打击鞑靼大军。②朱仙镇:指岳家军朱仙镇大捷。
颈联写到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
咏史怀古诗常常借古讽今,试简析本诗这方面的特点。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九日,重阳日。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没有什么用处。
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品格形象。

本诗用了哪些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分析其中一种手法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此诗三、 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后面习题。
南柯子·忆旧【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牧牛图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注释: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
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三字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