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野兔的脂肪有黄脂、褐脂、白脂和无脂四种表现型,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将一只白脂雄兔和多只黄脂雌兔杂交,取F1中的多只褐脂兔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褐脂兔162只,白脂兔81只,黄脂兔80只,无脂兔41只。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白脂兔和黄脂兔的基因型依次是aaBb和Aabb。
B.根据上述F2的表现型及比例,说明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F1中一只黄脂雌兔和白脂雄兔,正常减数分裂都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
下面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
| B.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
| C.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
|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
下面为基因部分功能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 |
| B.②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 |
| C.基因指导合成的产物都是蛋白质 |
|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
| B.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16 |
|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
| D.复制后共产生16个DNA分子 |
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
| 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
|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
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乙、丙两个种群能进行基因交流,因为他们的基因库差异不大
C.甲、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若丙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则B基因频率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