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 B.1/16 | C.4/81 | D.1/8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 |
B.群落就是由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各个种群组成 |
C.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
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避湿的习性采集 |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
C.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
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
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
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
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