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来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某学者认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失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洋务经济兴起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农民负担减轻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下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

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
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