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诗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谭嗣同有感于国事而作。分析诗文,使作者感触至深是的(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 B.鸦片洋货的泛滥 |
C.神圣疆土的割让 | D.戊戌变法的失败 |
一幅题刻浓缩一段历史。三峡蓄水后,下图所示的夔门题刻被就地保护后没入江中,并运用翻模复制技术,“克隆”再现于下游600米处180米水位以上的绝壁上。这幅题刻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博大精深 | B.戚继光率领民众抗击倭寇 |
C.川渝将士奔赴前线英勇抗日 | D.文物保护技术日新月异 |
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戊戌变法 |
B.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 |
C.“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红军长征 |
D.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
重庆地区的著名石刻有( )
①大足北山石刻②大足宝顶山石刻
③乐山大佛④潼南大佛⑤莫高窟石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⑤ | D.②③④ |
下列对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合州是当时重要的交通中转站 |
B.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梯田的大量修建 |
C.宋代重庆地区生产的黑斑釉瓷器独具特色 |
D.最著名的手工业部门是井盐业 |
下列杰出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吴道子——《历代帝王图》 | B.李白——《八阵图》 |
C.李春——赵州桥 | D.罗贯中——《水浒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