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 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 |
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 | D.作者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
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这表明孙中山()
A.希望通过和平改革拯救祖国 | B.希望通过暴力革命拯救祖国 |
C.已经对清政府彻底失望 | D.坚信三民主义能够救中国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观点的影响,这位启蒙思想家及其观点是()
A.卢梭天赋人权 | B.伏尔泰开明专制 |
C.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 D.狄德罗宗教信仰自由 |
在近代中国,系统的出现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资产阶级立宪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广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发祥地,也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结 | B.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D.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