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SO2、SO3、Cl2O7等归为—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类的是
| A.CO | B.NO | C.N2O5 | D.Na20 |
下列实验中①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
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玻璃棒 | B.烧杯 | C.蒸发皿 | D.酒精灯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
|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
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
| B.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
|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
|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
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ρ =" (17V" + 22400) / (22.4 + 22.4V) |
| B. ω =" 17c" / (1000ρ) |
| C. ω =" 17V" / (17V + 22400) |
| D. c =" 1000Vρ" /(17V + 22400)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试液pH |
| B.将称量好的固体直接加入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 C.欲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将适量的CCl4加入碘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
|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