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胶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⑤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⑥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⑤ | D.②⑥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
C.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Ag+ 2H+ + NO3-= Ag+ + NO2↑ +H2O |
D.向氨水通入足量SO2:SO2+2NH3·H2O=2NH4++SO32-+H2O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Ca(ClO)2(aq)![]() ![]() |
B.NaCl(aq)![]() ![]() |
C.Al2O3![]() ![]() |
D.Fe2O3![]() ![]()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0.1 N A |
B.常温下,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是0.2NA |
C.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3.2 g 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0.2NA |
D.0.1mol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A |
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用钠与熔融的TiCl4反应制取钛 |
B.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用铝制贮罐盛装稀硝酸 |
C.液氨汽化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
D.明矾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