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稻是湛江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下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中ddRR和ddRr的比是___________ 。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________(填序号)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⑦途径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培育出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应该选择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途径最合理,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图中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农业,转基因食品已近在咫尺,甚至已上了我们的餐桌。有一种芽孢杆菌能产生毒素杀死玉米的害虫螟蛾,科学家将这一控制毒素合成的基因(BT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培育出了具有抗虫能力的玉米——BT转基因玉米。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1999年5月发表了一篇令人震惊的论文,文中说,研究人员将“BT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莴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4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基本没有出现死亡。请分析上述材料后回答问题。
(1)培育转基因农作物过程中,进行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有:
   、    、   、  
(2)蝴蝶幼虫啃食撒有BT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造成死亡的原因是是     。
(3)我国相关机构已经明确要求,凡是由转基因农作物生产的产品在其包装上必须加明确标注是转基因产品,并说明此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这里讲的“转基因成分”是指     。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个体占20%。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这时,A的基因频率是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  ,进化的实质是  

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称第一代)、经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要在实验室内合成新的DNA分子。
(1)除上述物质外,还必须有    和   方能进行DNA复制。
(2)在第二代的DNA分子中,有   条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
(3)在第二代的DNA分子中,含有3H的链的碱基序列是否相同   
(4)在第五代的全部DNA分子中,有几条不含3H的链?   

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
A:         C:     .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的原则?
                               
(3)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若出现               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若出现               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