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读图回答下列题。
下列有关三个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
| B.观点二强调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 |
| C.观点三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
| D.观点三强调人类应与环境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
下列各个选项中,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
入点和归宿点的是( )
| 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B.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 C.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D.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下面为“1995~2005年我国饲料产业空间分布重心区位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95—2003年,我国饲料产业空间分布重心的整体移动方向是
| A.西北 | B.东南 | C.西南 | D.东北 |
与2000—2003年和2005年相比,2004年我国饲料产业空间分布重心呈图示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西部大型饲料企业的投产 |
| B.西部大豆、玉米等饲料作物的丰收 |
| C.禽流感爆发及饲料原料价格动荡 |
| D.西部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
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下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等高线和等地下水位线(单位: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左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
| 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 |
| B.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
|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
|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
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 |
| B.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 |
| C.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 |
| D.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
下图为某日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日最可能是
| A.惊蛰(3月6日前后) | B.立夏(5月6日前后) |
| C.立秋(8月8日前后) | D.寒露(10月8日前后) |
此时图中
| A.我国北方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微风天气 |
| B.太平洋海域受低压控制,多暴风雨 |
| C.台湾海峡吹偏北风,海上船只注意安全 |
| D.日本群岛受暖风影响,出现连续性降水 |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虚线和实线代表不同的风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纬度 | C.季风环流 | D.海陆热力性质 |
若虚线代表吹偏西风,实线吹偏东风,则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点 | B.8点 | C.12点 | D.16点 |
云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1月和7月平均总云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虚线区域为
| A.塔里木盆地 | B.青藏高原 |
| C.云贵高原 | D.四川盆地 |
图中虚线区域平均总云量的分布规律是
| A.无论1月还是7月,平均总云量均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 B.1月平均总云量从西向东递减,而7月则从东向西递减 |
| C.夏季(7月)平均总云量明显低于冬季(1月)平均总云量 |
| D.1月平均总云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而7月则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
导致甲地区平均总云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与地形结构 | B.纬度位置与植被状况 |
| C.地表水源与气温高低 | D.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