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分组实验探究。
Ⅰ组:(1)Ⅰ组同学讨论后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蜡烛 | B.红磷 | C.铁丝 | D.木炭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9 |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Ⅱ组:Ⅱ组同学发现Ⅰ组实验可能产生实验误差,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下图是Ⅱ组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 15mL |
15mL |
9mL |
|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
(3)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
(4)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2)向某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 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
(3)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应该用 性物质处理后再排放。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5)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让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喝牛奶有助于补充人体必需的钙。这里的“钙”是指 (填“原子”或“元素”)
(2)人体缺少某些元素,容易引发疾病。缺少 (填名称)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人体缺 (填名称)元素易患贫血病。
(3)“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米饭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物质由微粒构成,请用微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钠原子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2)用微粒的下列特性填空(填数字序号):
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 。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可以说明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气 ;
(2)镁离子 ;
(3)二氧化氮 ;
(4)3个磷原子 。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均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B、D、E、F、G是物质不同类别的物质,B和E反应同时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D和E、F反应均有气体生成,G为黑色固体。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
(2)F→G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A→C的化学方程式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