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再加上分析推理,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和确认分子的真实存在。
【实验理解】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大烧杯罩住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有 。
A.浓氨水和酚酞溶液
B.酚酞溶液和酚酞溶液
C.浓氨水和浓氨水
(2)本实验用到对照的方法,起对照作用的是 (不变色)和 (变色)。
(3)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项目是 。
A.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之间有间隔
D.A烧杯和B烧杯内的溶液都变红
E.A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实验延伸】
某同学根据上面实验,设计了小魔术:用蘸有酚酞溶液的毛笔在滤纸上写了“化学”两字,晾干,看不到痕迹.然后他在滤纸上喷上一种液体,滤纸上立即显示出了红色醒目的“化学”两字.一段时间后“化学”两字变淡,又消失了.
【问题探究】
(4)他在纸上喷的液体是 。
(5)有同学喷氢氧化钠溶液,也出现红字.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C.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
下列氧化反应中属于剧烈氧化的是
A.蜡烛燃烧 | B.动植物呼吸 | C.铁生锈 | D.粮食酿酒 |
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给10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 | B.②④⑦ | C.②④⑥⑦ | D.④⑤⑦ |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法 | B.向上排空气法 |
C.排水集气法 |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