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物质X的质量为2.8g
C.物质X中含两种元素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少量 CO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气点燃
C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观察气体的颜色

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