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表示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细胞结构。图乙表示某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填序号)                
(2)D物质从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      层脂双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   ]        
(3)E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E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并排出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用“→”和序号表示)               
(4)细胞器③和细胞器④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再加工,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再分泌到膜外,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5)请在图乙中绘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细胞中这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①青苹果果汁遇碘液变蓝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该物质普遍存在于_______细胞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与此功能相同的同类物质是________
②由图可知,8月份有机酸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分析回答:

(1)E在动物体内是指,F是
(2)C的通式是。C形成的过程叫
(3)D是,H是

【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
乙醇是汽油的良好替代品.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其主要技术流程为:
①秸秆→秸秆碎屑反应罐水解压滤出渣酒精发酵真空分馏
(1)过程①可以加入微生物,从土壤中获取所需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 分离 .纯化菌种时,将选择培养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稀释涂布平板 法接种到培养基上,并用 刚果红染色 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过程①也可以加入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 Cx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 三种组分.生产实践中,可采用 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 法制成固定化纤维素酶,从而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3)酒精发酵阶段接种的微生物是 酵母菌 ,其在 无氧 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接种前,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高压蒸汽灭菌

如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 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2)接种微生物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宜采用 释稀涂布平板 法.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最好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若统计出在一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则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1.5×107
(4)在分离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中可加入 酚红 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某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若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将会呈现 红色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利用秸秆粉碎液可以生产燃料乙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玉米秸秆生产乙醇首先选用 纤维素 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等,然后进行发酵获得乙醇,反应式是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具有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原因是 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发酵液PH降低 .为获取耐酸特性的酵母菌,可将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然后利用 选择 培养基筛选出突变菌.
(3)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糖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为防止外来杂菌入侵,需要对培养基 灭菌 ,对操作空间 消毒
(4)为了探究最佳秸秆粉碎液浓度,设置梯度实验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可利用 活菌计数 法或 显微镜直接计数 法测定酵母菌数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