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
化学一是门从10世纪才开始独立的自然科学,人们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还不很深入,甚至有些误解,以下几种常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些不法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气、废液、废渣,我们可以用化学知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关题 |
B.化学在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C.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科学 |
D.所有的化学物质都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能与它们有任何接触 |
右图为冰晶体的结构模型,大球代表O原子,小球代表H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晶体熔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 |
B.冰晶体具有空间网状结构,是原子晶体 |
C.水分子间通过H-O键形成冰晶体 |
D.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另外四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 |
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则X、Y可能是()
①C、CO②S、SO2③AlCl3、Al(OH)3
④Na2CO3、NaHCO3⑤Fe、FeCl2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
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e-=H2↑ | B.乙中阳极反应式为:Ag++e-= Ag |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阴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HCO3-+H2O![]() |
B.从上到下,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氢卤酸的酸性依次减弱![]() |
C.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 |
D.NaCl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6个Cl-,CsCl晶体中每个Cl-同时吸引着6个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