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
|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
| C.用0.2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
|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盐酸、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
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
| B.生铁比纯铁容易腐蚀 |
| C.铁质器件附有的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容易生铁锈 |
| D.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增强其去污能力 |
| B.在配制FeCl2溶液,可加入少量的盐酸,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 |
| C.TiCl4+ (x+2)H2O⇌ TiO2.XH2O+4HCl。在用 TiCl4制备TiO2反应中,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可以促进反应趋于完全 |
| D.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在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以使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
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其反应为:3Cl2+8NH3=6NH4Cl+N2,利用该反应中产物白烟这一现象来判断管道是否漏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剂是Cl2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 |
| C.每生成1molN2,转移3mol电子 | D.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NH3物质的量之比为1:3 |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能实现的是
| A.Si→SiO2→H2SiO3→Na2SiO3 |
| B.Al→Al2O3→Al(OH)3→NaAlO2 |
| C.S→SO3→H2SO4→SO2→Na2SO3→Na2SO4 |
| D.N2→NH3→NO→NO2→HNO3→NO2 |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除杂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 A |
NO2(NO) |
O2 |
收集气体 |
| B |
CO2(HCl) |
饱和Na2CO3溶液 |
洗气 |
| C |
FeCl2溶液(FeCl3) |
足量铁粉 |
过滤 |
| D |
KCl溶液(MgCl2) |
NaOH溶液 |
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