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盛有10滴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 Na2S溶液 |
证明AgCl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
B. |
向2 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向2mL己烷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D.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
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应 |
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 |
从宏观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来看,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
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
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 |
D.因为3O2===2O3是吸热反应,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
B.会产生新的物质 |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X、Y和Z是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L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X2YZ4 | B.XYZ3 | C.X3YZ4 | D.X4Y2Z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