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顶在男性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
B.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 |
C.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 |
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 |
下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质的示意图,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 |
B.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
C.若P肽段功能缺失,可继续合成新生肽链但无法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
D.多个核糖体结合的①是相同的,但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右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
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
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
右图为某正常基因片断及指导合成的多肽片断。若a、b、c三位点中发生改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除图中密码子外,已知GAC—天冬氨酸,GGU、GGG—甘氨酸,AUG甲硫氨酸,UAG—终止密码)
A.a位点由G/C→A/T,可导致肽链延长停止 |
B.b位点由T/A→G/C,可导致色氨酸被甘氨酸替换 |
C.c位点由T/A→C/G,图中多肽链片断氨基酸不改变,所以不能称为基因突变 |
D.丢失c位点的T/A,图中多肽片断将变为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 |
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A.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
D.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
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细胞形成精子 |
B.b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g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 |
C.e~g细胞中一般不存在等位基因,f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 |
D.d~e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e~f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