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真题)如图为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图:

(1)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型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 ,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2)比较图A、图B、图C,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
(3)将图A中的探头逐渐下移,可观观察到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一定, ;
(4)向图B中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为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应将探头位置 (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并且观察到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大,可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 ;
(5)小明又想探究一下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了一个木块,分别放入了装有水和装有盐水的容器中,发现两次木块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都等于木块的重力,浮力相等,所以他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无关,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
在焦距为 、 和 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若将蜡烛放置在 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 的透镜所称的像最大,若在 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综合问答 运动场上的物理:
小雨在运动场上经历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同学们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主席台上的标语;
②为了防止打滑,小雨穿了一双鞋底花纹更明显的运动鞋;
③小雨买了一盒冰镇饮料,用吸管的尖端刺破封口,喝完饮料后他感到很凉快。
解释场景
,所以会有这个现象。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电炉子工作时,通过导线和电炉丝的电流相等,电炉丝电阻比导线电阻 ,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相同时间内电炉丝产生的热量比导线 ,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不太热。
(2)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吊灯 和 有开关 控制,墙上有一个固定的三孔插座。请把电路连接完整。
(3)将定值电阻 和 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的电源两端, , 的电功率为 ,则 两端的电压 , 。
回归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
装置 |
小雨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处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 ”,并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的导线。
|
||||||||||||||||
|
图象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小灯泡的 图象。
|
||||||||||||||||
|
方法 |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
|
问题讨论 |
将实验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为了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算出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 。 |
(2)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
方法 |
小雨由电流的磁效应联想到:“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小雨提出问题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
|
结论 |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在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电能。 |
|
|
问题讨论 |
把上述实验中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据此制成了 。 |
|
小明利用“伏安法”测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他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完整(滑片 向 端滑动时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 ;
(3)排除电路故障后,小明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的电流表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
|
1.4 |
2.0 |
2.5 |
2.8 |
|
|
0.20 |
0.26 |
0.27 |
|
|
|
(4)小明分别求出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然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他的这种做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
(5)通过实验数据可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6)小明 (填“能”或“不能” 用本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