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图是人体稳态的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右图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

1.当人突然处于非常寒冷环境中,人的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图中的②、⑤调节途径中,调节速率更快的是        ,理由是               ;在此过程中,与甲状腺素具有协同效应的激素是      
2.为抵御寒冷,某学生摄入许多高糖热饮,此时右图中肝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特异性结合,促进图中               代谢的进行。在有氧条件下,X物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的过程,具体进行的部位是          (填字母编号)。
3.该学生想通过运动抵御严寒,于是和同学们一起打了一场篮球。由于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              ,激素分泌量增加         ,导致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
4.主要在肝脏中合成的有            。(多选)

A.胆汁 B.极低密度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高密度脂蛋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植物矿质吸收是否与水分吸收同步(即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设计如下图实验:通过光照控制大麦叶片的蒸腾作用(水分蒸发忽略不计),然后测定大麦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探究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
【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如下表。

(1)表5中,如果实验条件X1代表光照,检测变量Y2代表大麦培养液中的Ca2+浓度,那么X2应为_______,而作为Y1的大麦根系水分吸收(或蒸腾量)可借助于__________测得。
(2)表5中的实验数据应按_________方式处理方可初步证实探究假设的成立与否。

A.比较Z1:Z3和Z2:Z4两个比值
B.比较Z1+Z2和Z3+Z4两个加和
C.比较Z1一Z3和Z2一Z4两个差值
D.比较Z1×Z2和Z3×Z4两个乘积

(3)为了进一步调查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5中的Y3至Yn应为
(4)检测变量Y2的初始浓度(大麦插入前)不宜过高,否则
【探究结论】植物根系以不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和水分。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可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下图为赖氨酸转基因克隆牛的培育流程,其中字母表示相应的操作过程。请回答:

(1)进行a操作前需要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需要对供体注射________,卵母细胞要培养至_______期,理由是______。
(3)卵母细胞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为使其继续增殖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 。
(4)b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d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位同学欲验证赖氨酸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他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一定含量的赖氨酸,配成食物A;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配成食物B来饲喂正常幼年大鼠,你认为该同学的方案可行吗?若有错误,请予以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来治理甲醛污染,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下图甲为采集活性污泥作为优良菌源。通过驯化分离筛选出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②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③过程获得了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细菌,所加的甲醛的作用是(至少
答出两点)_______。上述实验材料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
(2)由③→④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如图乙所示,此处通过接种环在无机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
操作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_到培养基的表面,通过培养能获得单个菌落。图乙表示在平板培养基上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划线,请在图丙中画出第三次划线;划线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 mg/L时,菌株可以完全降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 mg/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为了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准确可靠,还应该
设置_____________的对照实验,以排除甲醛自然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近年来我国汞及其他重金属污染、生活污水污染频发,汞污染中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下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图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____________是汞及其他重金属进入动物及人体的重要途径并随之大量积
累。一旦进入人体,不但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还可能诱发_________,而导致细胞癌变。上图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体内汞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
(2)如果在没有超出限度的情况下及时停止排放,河流可通过自身净化能力恢复到原始状态,这说明
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具
有一定的___________结构。
(4)底泥中存在与B类细菌作用类似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治理汞污
染时除向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能分解甲基汞的B类细菌或真菌外,你认为可行的措施还有__。如果将生活污水排入到此湖水中,湖水中的下列物质或生物的相对数量增加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细菌 ②浮游植物 ③无机盐离子 ④大量有机物

野生型粳稻叶色呈绿色,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获得的粳稻白化突变体有三种,它们的外观十分相似,遗传特性是否相同未知。现将纯合的能够真实遗传的突变体植株白化突变体1号、白化突变体2号、白化突变体3号分别与野生型绿色的植株杂交以及相互杂交,有如下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叶色为绿色,而水稻根往往是白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获得的粳稻白化突变体有三种,这说明辐射诱变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
(2)辐射诱变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在试验田中偶然发现了一株抗旱、抗病的水稻,想利用该植株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病水稻,可用到的育种方法有_____。
(3)若叶色受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与野生型相比,若白l的突变体基因发生在l号染色体上,则白2的突变体基因发生在________号染色体上,白3的突变体基医发生在_________号染色体上。
(4)若上述(3)中假设成立,让第4、5组的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格式与前三组相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