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量数值(千卡·m-2·a-1) 动物种类 |
摄取量(I) |
同化量(A) |
呼吸量(R) |
生产量(P) |
收割蚁(植食) |
34.50 |
31.00 |
30.9 |
0.10 |
小蜘蛛(肉食) |
12.60 |
11.90 |
10.00 |
1.90 |
盐沼蝗(植食) |
3.71 |
1.37 |
0.86 |
0.51 |
黄鼠(植食) |
5.60 |
3.80 |
3.69 |
0.11 |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 ( )
①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②32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A.调节作用 | B.提供物质 |
C.提供能量 | D.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
对染色质和染色体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
B.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
C.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
D.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
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A.心肌细胞 | B.玉米叶肉细胞 |
C.团藻细胞 | D.洋葱根毛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