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B.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
C.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D.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DNA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显性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高等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体、中心体、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着丝点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