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mA<m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如图展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设想,其大意是:上面水池中的水流下来,冲击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打磨轮和水泵的轴转动;人利用打磨轮打磨工件,同时,运转的水泵又把流到下面水池水抽到上面的水池中…,只要一开始在上面水池中注满水,就能通过水的上下循环,使机器不停地工作。
(1)按要求填写表中空白
| 物理现象(摘取原文) |
物理知识 |
|
| ① |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
| ② |
人们利用打磨轮打磨工件 |
(2)这个设想曾得到不少人的赞许,并把这个装置誉为“永动机”。那么,这个装置真的能“永动”吗?为什么?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当导线a、b 分别与标有“一”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左图所示.

(1)此时,电流是从导线 (填“a”或“b”)流入电流表,
(2)为了增大指针的偏转角度从而减小读数误差,应将导线a与标有“ ”的接线柱相连。
(3)纠正错误之后,电流表指针如右图所示,则读数为: A。
在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测得出了某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在AB段时,物质处于 状态.(填”固”“固液共存”“液”)
(2)该物质在t1时刻的内能 t2时刻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 CD段的比热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明在“探究不同液体的吸热情况”试验中,用了如图甲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装置。他按实验要求分别对甲和乙两种液体物质进行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物质 |
初温/℃ |
加热时间/min |
末温/℃ |
| 甲 |
20 |
6 |
45 |
| 乙 |
20 |
6 |
68 |
(1)按实验要求,甲和乙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甲和乙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选填“甲”或“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知,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比热容大。
(4)物质甲从温度由20℃加热到45℃的过程中,它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采用 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如图是小军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是四根合金丝,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1)四根金属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一项实验操作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军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则上表中b合金丝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