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日(节气)的光照情况,图中ED表示_______线(晨、昏)。
(2)此时A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 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此图所示日期过后半年内,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

(1)扎龙湿地位于东北平原北部的平原。(2分)
(2)简要分析该地形成内陆湿地的自然条件。(4分)
(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环境效益,日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4分)

图4示意新疆局部。读图完成问题。

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径流年际变化小 B.水量向下游增大
C.夏季流量小 D.以雨水补给为主

图示地区是西气东输主要的气源地之一。关于西气东输的正确叙述是
①增加东部就业机会,对产业结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②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解决了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问题
③调整了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④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促进减排降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该省甲河以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以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2)甲河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3)在甲河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后,国家利用分洪区进行了分洪,说明分洪的目的。

材料: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异常气候现象发生频率增加。2007年3月3日至3月5日,环渤海区域遭遇50年一遇特大风暴潮袭击,造成严重损失。3月3日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出渤海湾风暴潮紧急警报,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正值天文大潮期。
读下左图“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渤海湾风暴潮紧急警报(红色)图”和右图该日“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简述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及右图分析风暴潮灾害产生及分布的气象因素。
(3)除气象因素外,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加剧风暴潮灾害的其它自然原因。

读下图“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区发生旱灾存在季节差异,分析A、B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2)2009年至2010年,云南省遭受严重干旱,2012年春天,云南省又是一个干旱开年。三年旱情叠加让云南很“受伤”。旱灾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
(3)旱灾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气象灾害,防治旱灾应采取哪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