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
假定你是红星中学高三(2)学习委员,你常看到你班有很多同学抄袭作业,针对这种现象,你将在下周的班会上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以 “My opinion on copying others' homework” 为主题作中心发言。请你用英语写一篇发言稿。
发言稿须包括以下内容要点:
1.抄袭的主要原因;
2.抄袭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3.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注意:
1. 词数不少于120;
2.发言稿的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My topic today is about copying others' homework. As we know, some students copy others' homewor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你是李华。你们学校和一所美国中学签署了教师交流协议。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的英文老师是来自这所中学的Sue Wood。不久前她返回美国任教。请你根据写作要点和要求给Sue写封电子邮件。
写作要点:
1.对她表达感谢之意;
2.介绍她离开后你自己及班里发生的事情;
3.希望了解她的近况。
要求:
1.短文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 2.短文词数100词左右(不含已写好的部分)。
3.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意连贯。4.书写须清晰、工整。不能体现真实信息。
*此部分答题不能超出方框,不能答到背面!!!
Sue,
I’m Li Hua, one of your students in China.
近年来, 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不断发生.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则短文.
现象 |
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导致水灾 干旱 雪灾等自然灾害; |
原因 |
全球化变暖,环境破坏,特别是空气污染等; |
措施 |
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 |
注意: 1.可在所给内容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发挥;
2.词数100-120.
3.参考词汇: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干旱 drought
据报道,某大学生演了排队占座“大战”。为了在空调教室中争得一个学习的座位,数百人从晚上11点开始在教学楼前通宵排队,两名学生甚至带上了蚊帐搭成简易帐篷。请你就此现象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包括下列要点:
1.简单介绍此现象;
2.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1)通宵排队不值得;
(2)影响白天的学习效率。
3.你的建议(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有空调的air-conditioned 效率efficiency
当今,有不少人对节日的巨大开支叫苦不迭,他们或是因为送礼而钱包空空,或是因各种聚餐而身心疲惫,于是有人给自己戴上了一定新帽子——“节奴”。请结合所给提示和社会现实谈谈自己对“节奴”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 1.词数100左右,文章开头已给出,且不计入总词数:2. 文章应该包括表格红的所有信息,但不必逐条翻译:3.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 节奴 festival slaves
有人认为…… |
传统民俗观念扭曲,节日味儿变质,被迫为奴,现实的无奈。 |
有人认为…… |
礼尚往来既是一种感情交流,也是一种情感和压力的释放。 |
你的观点和看法 |
…… |
Nowadays, many people complain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写一篇日记
时间 |
5月1日,星期天,天气晴朗 |
地点 |
浏阳大围山 |
抵达方式 |
乘校车 |
出发时间 |
上午7:30 |
到达时间 |
上午9:30 |
活动内容 |
上午:从山脚沿小溪爬到山顶,沿途观赏珍稀植物;在饭店吃午饭 下午: 在草坪讲故事、背诗歌、玩游戏 |
返校时间 |
4:00 |
注意:
1.日记须包括表中所有内容,可以适当增加细节和感想,使日记连贯完整。
2.日记的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记入总词数。
3.词数:100
4.参考词汇:小溪:brook珍稀:rare
May 1 Sunday Sunny
Today my classmates and I visited the Dawei 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