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我国山西有一些老式的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呈外面向内单面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如图所示)
(1)材料中“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的社会心态。
(2)同时这种房屋的形式也与当地的 自然条件有关。
(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呈 式样,北方地区以 式样为多;北冰洋附近地区的因纽特人,则有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建筑的 特殊房屋。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
(5)美国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现象严重,分析其今后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有、。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新疆局部图。读图回答。
(1)描述图中交通线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2)描述图示区域的河流特征。(8分)
(3)1995年以来,新疆先后修建了塔中线和217线两条沙漠公路,这两条公路单位距离维护成本较高的是哪一条线?其线路走向的主导区位因素有何差异? (8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亚马孙河水系图。
材料二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岸支流洪水期 |
北岸支流洪水期 |
干流洪水期 |
干流量高洪水期 |
干流枯水期 |
11月—(次年)5月 |
3月—8月 |
10月—(次年)6月 |
3月—6月 |
7月—9月 |
材料三 “南美洲轮廓图”及相关地点气候资料。回答(2)—(5)问。
(气温:。C降水:mm)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月—(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月—6月?
(2)甲区域降水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丙地沿岸气候的分布特点呈_______方向延伸,原因是什么?
(4)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试说明两地各自的成因。
(5)P、Q两地中,气候的海洋性更明显的是_________。请用表格中的数据说明判断的理由并简析形成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华北地区局部图”
(1)描述材料一所示图中所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6分)
(3)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