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2014年10月12日以来的几天,尼泊尔受来自印度东海岸的飓风“哈德哈德”影响,天气恶劣,国内大部分地区迎来强降雨,一些高海拔地区遭暴风雪袭击,其中位于尼泊尔中部的安纳普尔纳山脉普降暴雪,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两个地区遭受雪崩袭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尼泊尔这次恶劣天气的天气系统和发生这次雪崩的最直接诱因分别是:(    )

A.反气旋山坡积雪太厚 B.气旋暴风雪
C.冷锋暴风雪 D.暖锋强降雨

当雪崩发生时下列那些急救措施是正确的:(    )
①用站立姿势在雪崩面的底部活动
②紧拽包裹、雪橇、手杖、工具箱或者其他累赘
③覆盖住口、鼻部分以避免把雪吞下
④休息时尽可能在身边造一个大的洞穴
⑤在雪凝固前,试着到达表面
⑥被雪掩埋时,冷静下来,让口水流出从而判断上下方,然后奋力向下挖掘
⑦要节省力气,当听到有人来时才大声呼救

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
B.冰川
C.湖泊水
D.地下水

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以下有关该流域开发的举措,正确的是()

A.中上游大力建造水库,发展能源生产
B.下游建造大坝,加强防洪措施
C.增加入海口,疏通河道
D.注意合理排灌,减少盐碱化现象

下图是世界某地理事物(阴影部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高原、山地分布区 B.热带森林、草原分布区
C.石油、铁矿分布区 D.干湿季节明显交替分布区

阴影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年较差,其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

A.纬度 B.降水 C.土壤 D.植被

2010年我国遭多轮暴雨洪涝袭击,2010年年8月23日,洪水袭击四川自贡,多名民众被洪水围困,警方紧急救助。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各题。
我国东部地区洪灾频发的原因有
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②土质疏松,易被侵蚀③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乱砍乱伐⑤围湖造田⑥地理环境脆弱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下面是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回答各题。
模式一: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模式二: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模式三: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模式四: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四种模式中,以政策为动力推进城市化的是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下列地区中符合模式四的是

A.苏南地区 B.浙江温州 C.云南德宏 D.东北地区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城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据此答各题。
吸引苏南地区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的因素是
①劳动工资水平②土地价格③政策④市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