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长 |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
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
酵母菌在合成色氨酸时需要3种酶X、Y和Z、trpX、trpY和trpZ分别为相应酶的编码基因突变的色氨酸依赖型突变体。已知3种酶均不能进出细胞,而色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分泌到胞外。将这3种突变体均匀划线接种到含有少量色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如图。据图分析,3种酶在该合成途径中的作用顺序为( )
A. |
X→Y→Z |
B. |
Z→Y→X |
C. |
Y→X→Z |
D. |
Z→X→Y |
在发酵过程中,多个黑曲霉菌体常聚集成团形成菌球体,菌球体大小仅由菌体数量决定。黑曲霉利用糖类发酵产生柠檬酸时需要充足的氧。菌体内铵离子浓度升高时,可解除柠檬酸对其合成途径的反馈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相同菌体密度下,菌球体越大柠檬酸产生速率越慢 |
B. |
发酵中期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铵可提高柠檬酸产量 |
C. |
发酵过程中pH下降可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 |
D. |
发酵结束后,将过滤所得的固体物质进行干燥即可获得柠檬酸产品 |
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整个提取过程中可以不使用离心机 |
B. |
研磨液在 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后,应充分摇匀再倒入烧杯中 |
C. |
鉴定过程中DNA双螺旋结构不发生改变 |
D. |
仅设置一个对照组不能排除二苯胺加热后可能变蓝的干扰 |
某稳定的生态系统某时刻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分别为 和 ,据此形成上宽下窄的生物量金字塔。该生态系统无有机物的输入与输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能量不能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一营养级 |
B. |
根据生物体内具有富集效应的金属浓度可辅助判断不同物种所处营养级的高低 |
C. |
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 |
D. |
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可能小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
棉蚜是个体微小、肉眼可见的害虫。与不抗棉蚜棉花品种相比,抗棉蚜棉花品种体内某种次生代谢物的含量高,该次生代谢物对棉蚜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统计棉田不同害虫物种的相对数量时可用目测估计法 |
B. |
棉蚜天敌对棉蚜种群的作用强度与棉蚜种群的密度有关 |
C. |
提高棉花体内该次生代谢物的含量用于防治棉蚜属于化学防治 |
D. |
若用该次生代谢物防治棉蚜,需评估其对棉蚜天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