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
如下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a处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
| A.m<X<n | B.X=i | C.n<X< i | D.X>i |
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
|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
|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
|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密度,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
| 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
| 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
| 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
| 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 |
| 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
|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