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全球登革热病例最多的国家,2009年至今,巴西已现320万病例和约800例死亡。在经过两年的试验后,巴西近期在里约北部图比亚坎加地区投放了1万只“良性”蚊子,以期抑制登革热病毒传播。巴西生物学家里贝罗说,投放的伊蚊在实验室感染了细胞间细菌“沃尔巴克氏体细菌”。这种细菌就像是疫苗,能够阻止登革热病毒在伊蚊及其后代体内繁殖。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网民担心沃尔巴克氏体细菌可能发生变异,沃尔巴克氏体细菌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B.登革热患者体温升高是机体产热大于散热的原因 |
C.登革热病毒有8种核苷酸,2种核糖,5种碱基 |
D.登革热病毒寄生在沃尔巴克氏体细菌体内 |
在双链DNA分子中,有腺嘌呤P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M(M>2N),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的个数为
A.PM/N-P | B.PM/2N-P | C.PM/2N | D.P |
已知某mRNA有90个碱基,其中A+G占40%,则转录成mRNA的一段DNA分子应有嘧啶
A.28个 | B.42个 | C.56个 | D.90个 |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 9%和17.l%。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l% | B.31.3%和18.7% |
C.18.7%和31.3% | D.17.l%和32.9% |
假设在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中,含有G24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在此 DNA片段中,T的数目和所占百分比分别是
A.260,26% | B.240,24% | C.480,48% | D.760,76% |
关于对DNA分子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的两条键是极性相同,正向平行的 |
B.DNA的两条链是极性相同,反向平行的 |
C.DNA的两条链是极性不同,反向平行的 |
D.DNA的两条链是极性不同,正向平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