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 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_。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 ___中。(填“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或“生长旺盛的器官和组织”)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 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弯曲的蚕丝由于弯折处易断裂,其强度低于由蜘蛛纺织器拖牵丝的直丝,并首次在世界上通过了转基因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蜘蛛拖牵丝基因”拼接后成功插入蚕丝基因组中,并在受体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
(1)在这项“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两基因组合导入受体细胞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将其与由细菌体内取得的________进行切割处理,以保证有相同的________,并拼接成________。如果引入的受体细胞是细菌,还要对细菌作________处理。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两套育种方案。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
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满足育种要求)
方案 项目 |
方案1 |
方案2 |
(1)育种名称 |
__育种 |
__育种 |
(2)选择的生物材料 |
||
(3)希望得到的结果 |
||
(4)简要育种过程(可用图解) |
||
(5)选择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简要方法 |
下图A~E表示几种不同育种方法,请回答:
A.
B.
C.AABBDD × RR―→ABDRAABBDDRR
普通小麦 黑麦 不育杂种 小黑麦
D.DDTT × dddt→F1F2
高秆抗锈病 矮秆易染锈病
―→
E.DDTT × ddtt →F1配子
幼苗
高秆抗锈病 矮秆易染锈病
(1)A图所示的过程称为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________个体相同。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_______改变成_______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3)C图所示育种方法叫________,该方法常用做法是在①处________。
(4)D图所示育种方法是________,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
(5)E图中过程②常用方法是________,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
某校高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全体高中学生进行某些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调查中能否选择唇裂、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作为研究对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参加色盲调查的同学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3)假如被调查人数共为2500人(男1290人,女1210人),调查结果发现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49人,女性为7人,则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图中患甲病男性,□正常男性,患甲病女性,○正常女性)。
(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
①现找到4张遗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碎片的是
( )
②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基因用A、a表示)
③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下。已知Ⅱ3无致病基因,Ⅲ1色觉正常;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Ⅲ1与17号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