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物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往FeCl3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一定不会是有铁无铜 |
B.25 ℃,pH=0的溶液中,Al3+、NH4+、NO3—、Fe2+可以大量共存 |
C.5.6 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电子为0.2 mol |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
生物燃料电池(BFC)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C1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2H5OH+3H2O-12e-=2CO2+1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1极为电池负极,C2极为电池正极
B.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C.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D.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不变
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添加0.1molCu(OH)2将溶液的量与浓度完全复原,则电解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 ( )
A.0.1mol | B.0.2mol | C.0.4mol | D.0.8mol 1 |
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HBr、SO2、HCl、NO2中的若干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将此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HCl | B.一定没有CO2、HBr、NO2 |
C.可能有HBr、CO2 | D.一定有SO2,可能有HCl、CO2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有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反应器,中间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导热的隔板将容器分成甲、乙两部分,分别发生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a(g)+b(g) 2c(g) ΔH1<0、乙: x(g)+3y(g)
2z(g) ΔH2>0
起初甲、乙均达到反应平衡后隔板位于正中间,然后进行相关操作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绝热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
B.绝热下向乙中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
C.恒温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甲中平衡不移动,乙中X、Y的转化率增大 |
D.恒温下向乙中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