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新华网讯,日前,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各中小学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安排不少于4课时的消防知识教育课程,每学期组织一次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每学年参观一次消防队站、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并布置一次家庭消防作业;每年要在特定时间集中开展消防主题活动。
(1)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在家中我们应如何注意防火安全?请支一招。
(3)面临火灾突发,你有哪些逃生金点子?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认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l)联系生活,请举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请你结合九年级《思品》课,谈谈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4分)
【探索实践题】
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打击邪恶、扫除不公。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平等意识,某校九年级(3)班召开了一次以“平等的脚步”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拟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
(2)请你例举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不少于2例)
(3)面对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4)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致力于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请你例举近年来,我国为促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不少于2例)。
学了六年琴的阿萍恨透了所有的乐器。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总之,阿萍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1)请问阿萍的做法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2)这种心理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3)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特别是父母错怪你的时候,应如何与父母平等交流?
期末了,老师组织七年级各班的同学们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活动。老师首先要求同学们给自己写评语,然后进行同学互评。在互评中,同学们都认真地评价自己的同学,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既看清了自己的优点,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1)请你谈一下,同学们都采用了哪些评价方式?具体表现是什么?
(2)我们应怎样做到正确认识自我?
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她在给自己26岁的儿子找工作。此时此刻,她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儿子赋闲、老母应聘”暴露出儿子缺乏什么精神?
(2)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3)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