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敢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北方口语,什么时候。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于是,祥子找到了包月,就去住宅门;掉了事而又去拉散座,便住在人和厂。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
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帐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辱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中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特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静静。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是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也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妇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儿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你认为本人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读图时代的文学
黄力之
文学受图像艺术(首先是影视)挤压,被边缘化的景象当然是实然存在,只要看一看人们对每年的奥斯卡电影奖与诺贝尔文学奖的不同关注度、兴奋度就知道了。
按一般的艺术分类,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视觉艺术(绘画、摄影等)、造形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视听艺术(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戏剧、歌剧等)、语言艺术(文学等),前几类都有图像的存在(音乐较为复杂,此处只强调其存在表演的因素),唯文学以语言为存在方式,无图可读。
既然艺术的分类化走向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那么人们还是去多关注其功能性的区别吧。图像艺术与文学的功能性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外在形式美,后者注重“意志、爱”等精神范畴。而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全面性要求来说,图像艺术与文学都是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的“对象的存在”,无本质上的高低之分。
黑格尔说“语言的艺术,即一般的诗”,“是绝对真的精神的艺术,把精神作为精神来表现的艺术。因为凡是意识所能想到的和在内心里构成形状的东西,只有语言才可以接受过来,表现出去,使它成为观念或想象的对象。所以就内容来说,诗是最丰富、最无拘碍的一种艺术。不过诗在精神方面虽占了便宜,在感性方面却蒙受了损失”。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的想象力尽管是无穷大的,但显然要受个体的经历、知识、思想水平、审美感受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某个人的想象可能有作者创作中所没有的东西,但也可能永远不知晓作者表达的某些东西,其想象力的局限使之无法达到。而把文学改编成为影视剧以后,此一局限性会有所改变。
不过,人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真正经典的电影电视剧一般都改编自小说。这说明即使在文学边缘化的当下,文学依然是图像艺术的工作母机。
文学的独立性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明人张岱就认为,王维一身兼诗人与画家,所以能诗画相通,但是并非诗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能相通的。王维诗中的禅意,就不是都能入画的。
2010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与1987年版不同,新版剧的语言、旁白、片头片尾字幕全来自曹雪芹的小说,在忠于原著这一点上几乎无人能怀疑。但是,新版剧播出后,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一路狂批,诸如宝玉太嫩,黛玉太胖,铜钱头太恶俗,旁白太多,文言文难理解,配乐阴森,梦幻气场太过唯美等等,不一而足。
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红楼梦》乃文学中的极品,尽管属于小说,却不在于“用感官去感知一种眼前外在事物,而永远是心领神会”。它的故事能够改编成图像艺术,却又不具备一般图像艺术的眼球功能,这样,改编者如果一方面要提升其图像艺术的眼球功能,另一方面欲忠于原著的文学性,结果必然是不讨好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导演李少红就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曹雪芹的文字很美,我们编不过他。人们欲向《红楼梦》寻求精神的慰藉,必须回到文学文本。
展望未来,无论技术还要给图像艺术带来什么优势,只要语言文字依然是人与人的交流工具,则文学的精神价值是永恒的。
(选自中国作家网,作者黄力之,有删改。)
根据原文判断,不能支持“读图时代的文学不必悲观”的观点的一项是()

A.在审美活动中,人们的想象力尽管是无穷大的,但显然要受个体的经历、知识、思想水平、审美感受水平等因素的限制。
B.真正经典的电影电视剧一般都改编自小说。这说明即使在文学边缘化的当下,文学然是图像艺术的工作母机。
C.文学的独立性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比如王维诗中的禅意,就不是都能入画的。
D.2010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导演李少红就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曹雪芹的文字很美,我们编不过他。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图像艺术与文学的区别之一,是前者注重外在的形式美,后者注重精神范畴,各有偏重而已,因而二者本质上无高低之分。
B.黑格尔在论及诗歌的表现功能时认为,诗歌这种文学艺术并不是在任何方面都具有优势。
C.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之后,文学对欣赏者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局限性会完全被改变。
D.如果改编者既能使改编的影视作品具有一般图像艺术的眼球功能,又能忠实于原著,或许也就能使诸如极品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成功改编。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诗中的禅意,就不是都能入画的,这说明文学不能都化为图像艺术。
B.真正经典的电影电视剧一般都改编自小说,说明在文学边缘化已成事实的今天,真正的有识之士是不敢也不该轻视文学的。
C.李少红改编《红楼梦》招来很多负面评价,说明要将文学作品改编成成功的图像艺术是不可能的,也是徒劳的。
D.只要语言文学依然是人与人的交流工具,文学相对于图像艺术而具有的功能上的独立性就会存在,因此图像艺术在这一背景下是不可能替代文学艺术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病隙碎笔(节选,有改动)
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48年大
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有人劝我去佛堂烧炷高香,求佛不断送来好运,或许能还给我各项健康。我总犹豫。不是不愿去朝拜,佛法博大精深,但我确实不认为满腹功利是对佛法的尊敬。便去烧香,也不该有那样的要求,不该以为命运欠了你什么。莫非是佛一时疏忽错有安排,倒要你这凡夫俗子去提醒一二?唯当去求一份智慧,以醒贪迷。佛门清静,凭一肚子委屈和一叠账单还算什么朝拜?
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不断的苦难曾使约伯的信心动摇,他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但上帝仍然没有给他福乐的许诺,而是谴责约伯和他的朋友不懂得苦难的意义。上帝把他伟大的创造指给约伯看,意思是说: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无比的现实,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
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便容易蜕变为谋略。甚至光荣,也可能腐蚀信心。在没有光荣的路上,信心可要放弃么?以苦难去作福乐的投资,或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都不是上帝对约伯的期待。
曾让科学大伤脑筋的问题之一是:宇宙何以能够满足如此苛刻的条件——阳光、土壤、水、大气层,以及各种元素恰到好处的比例,以及地球与其他星球妙不可言的距离——使生命孕育,使人类诞生?若一味地把人和宇宙分而观之,人是人,宇宙是宇宙,这脑筋就怕要永远伤下去。天人合一,科学也渐渐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参差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
撒旦不愧是魔鬼,惯于歪曲信仰的意义。撒旦对上帝说:约伯所以敬畏你,是因为你赐福于他,否则看他不咒骂你!上帝想看看是不是这样,便允许撒旦夺走了约伯的儿女和财产,但约伯的信心没有动摇。撒旦又对上帝说:单单舍弃身外之物还不能说明什么,你若伤害他的身体,看看会怎样吧!上帝便又允许撒旦让约伯身染恶病,但信者约伯仍然没有怨言。约伯没有让撒旦的逻辑得逞。可是,他却几乎迷失在另一种对信仰的歪曲中:“约伯,你之所以遭受苦难,料必是你得罪过上帝。”这话比魔鬼还可怕,约伯开始感觉到委屈,开始埋怨上帝的不公正了。
这样的埋怨我们也熟悉。好几次有人对我说过,也许是我什么时候不留神,说了对佛不够恭敬的话,所以才病而又病,我听了也像约伯一样顿生怨愤——莫非佛也是如此偏爱恭维、心胸狭窄? 但是,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生活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敬就给谁特别的优惠。
可是上帝终于还是把约伯失去的一切还给了约伯。关键在于,那不是信心之前的许诺,不是信心的回扣,那是苦难极处不可以消失的希望呵!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
1. 你怎样理解文章第4段说的“苦难的意义”的具体含义?
2.作者为什么要说“佛门清净,凭一肚子委屈和一叠账单还算什么朝拜”?
3.文章第6段用花瓶来打比喻,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4. 多种重病缠身的作者先是想“逃避这个世界”,后来又认识到“一个人出生了,就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并且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佛是否朝拜、对约伯如何看待,思想上又有了新的认识。通观全文,你觉得作者的认识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金星火山
欧洲航天局“金星快车”探测器发现的证据表明,地球并非是太阳系内唯一地质活动频繁的行星,金星上也存在潜在的活火山。金星表面岩浆流发出的红外辐射显示,这些火山相对“年轻”,现在仍可能发生火山喷发现象。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论文的联合作者、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行星研究所的约恩·赫尔伯特表示,凝固的岩浆流从表面辐射热量,并未受到多少风化。因此研究团队可以得出结论:这些火山的年龄不足250万年,而且大多数熔岩流存在的时间可能还不到25万年。从地质学角度来说,其就如同刚刚诞生。
  这一发现能解释为什么金星上的小行星撞击比预期要少。由于岩浆流能填充并掩藏陨坑,科学家由此推测,火山活动是金星上陨坑较少的主要原因。不过,科学家并不确定,到底是一次大规模爆发的火山岩浆流将整个金星表面填平,还是持续不断的火山喷发慢慢地将陨坑填平的。新近岩浆流的存在预示着后一种情况更有可能,同时也表明金星火山的活动仍然存在。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苏珊娜·斯姆雷卡尔带领的科研小组也参与了此项科研工作,其对金星地表的热辐射进行了研究。科研人员通过“金星快车”上的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光谱仪(VIRTIS)获取了金星表面的热辐射图像。图像显示,年代久远的金星表面已被风蚀磨平,而“年龄”较小的金星表面则较为粗糙且热辐射更强。
  借助美国宇航局麦哲伦探测器收集的金星地形和重力数据,科学家最终确定了金星上3个潜在的火山活跃区域,它们的热辐射均超过周边区域。斯姆雷卡尔认为,这表明上述区域受到的侵蚀程度较低,可能是由于熔岩新近流过所致。
  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虽然地球和金星在大小和结构上非常相似,但它们的演变史却不甚相同。金星表面温度有近500摄氏度,生命难以生存,而地球却生机盎然。通过对这两个行星对比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地球自身的演变过程,揭示地球与众不同的根本原因。
下列哪一项不是科学家断言金星上存在潜在的活火山的依据( )

A.金星表面岩浆流发出的红外热辐射 B.金星上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
C.金星上不同区域的重力分布 D.金星上火山活跃的区域分布

科学家断言金星火山潜在存在的地方是( )

A.金星表面存在岩浆流的地方 B.金星表面存在凝固岩浆流的地方
C.金星表面存在重力的地方 D.金星表面较为粗糙且热辐射强的地方

下列说法能解释金星上被小行星撞击而产生的陨坑比预期要少的一项是( )

A.金星特殊的运行轨道避免了金星被小行星撞击
B.金星表面温度高达500摄氏度
C.金星上不存在生命
D.金星上的火山岩浆流填充并掩藏了产生的部分陨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桐花与柿树
①我怀念桐花。
②春天,我漫步在林间山道中,最爱的是洁白的桐花。因为它不但显出大自然的美,而且还令我产生许多遐想,和对往昔的追念。
那是一丛丛洁白的桐花,过去常常开在公路的山道两旁,汽车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③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的洁白,它比火还耀眼,我会突然从心里说:“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觉不到季节变化的人,在这充满清新气息的山野,突然见到大片桐花,这种喜悦与感慨是难以形容的。所以,桐花常常令我产生许多遐想。但是,它更多的是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怀念。在十年动乱的年代,我被关在一间工厂做“牛鬼”,被强迫劳动,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扫净工厂厂区。这间工厂靠着一座山,四周有许多桐树,每天都落下许多桐花,它们散落在空旷地和道路中。朝阳未出,天还很暗,我就穿着一件厚衣裳,“沙沙”地从高处扫往低处。花沾着露水还是很美的,却白得令人悲伤,一堆堆地往洼地扫去。一天一天地扫到不见桐花落,第二年又是一天一天地扫到不见桐花落。
④桐花在我心中是一朵就洁白而又凄凉的花,它叫我咀嚼着苦难的往事。
⑤然而我更喜爱的是秋天暗红的柿树。它像一个壮实的汉子站在山间,脸色微红,充满丰收的喜悦。它殷红色的果实是饱满的,累累地垂在枝头,沉甸甸的招人喜爱;它肥大的叶经过风霜以后,也叶叶金红,像火苗一样生动、美丽。
⑥在春天和秋天的山道上,我常常怀着桐花的忧伤,也激动于柿树的喜悦。柿树,常常是给人以奉献。唐代有书云:“柿,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它有上百甚至三百年的树龄,它是质地坚硬的木材,它夏日生出成片的绿荫,它的霜叶随着节气从暗红变成鲜红,令人注目,而它的果实过去常常是供养幼儿和老人的。父亲常常对我说:“你是吃柿饼饭长大的。”我也常常对我的女儿说:“你是吃柿饼饭长大的。”但后来者不都是这样了,他们不懂柿饼为何物,因为他(她)们是吃牛奶或昂贵的“力多精”长大的!但是,我想吃“力多精”的不见得个个聪明,吃柿饼饭的也不见得是愚蠢,到底是时代不同了。而柿饼,老年人还是要吃,据说它的营养高,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它给人间是一种奉献。
⑦如今人生的晚秋已快来临,我应像一棵柿树。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桐花洁白的颜色?
文中穿插父亲对“我”和“我”对女儿的话,其作用是:
(1)
(2)
桐树的开花与柿树的结果处在不同季节,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写,它们必然有联系,也有所象征,请分析其联系与象征意义。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散文的特点之一是线索清楚,它把众多“形散”的材料如串珍珠般的 串起来做到“神聚”。本篇便是以“我”的经历为线索的。
B.本文以花和树喻人,抒写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态度,是一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
C.文章以“洁白”的桐花和“殷红”的柿树相映衬,在表达上很有美感;在内容上寄托着作者深沉的追忆情绪和热切的奉献之情。
D.作者在文中说“我常常怀着桐花的忧伤,也激动于柿树的喜悦”,这是说桐和柿给我的感觉是不同的。桐留给我的只是伤心罢了,而柿,完全与它相反。

E、开门见山,贴紧题意,描写经历,直抒胸臆,行文如行云流水,是本篇写作上的主要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时光之旅
①瓦蒂姆·车诺布罗夫是一位热衷于时间倒流现象研究的科学家,从1987年起,他和一些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地磁泵来制作时间机器。2001年8月,他们在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地区的一个偏僻的森林里对一个“新型的时间机器”进行了试验。这个机器即使只用汽车的电瓶作动力,能量很低,但它改变时间的幅度仍达到了3%,就是说最大限度地减缓时间可以高达每分钟1.5秒。时间的改变是由对称的晶体振荡器来记录的。最初,研究人员花5分钟、10分钟、20分钟来操作这台机器,最长的一次时间延缓持续了半小时。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觉得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可以同时感受到不同时间的“这边”和“那边”的生活,仿佛空间完全打开了。
②而在有关宇宙探索和研究方面一直与俄罗斯暗中较劲、不遑相让的美国,一直在开展着一项据称“可能改变和重新谱写人类历史进程”的时间研究项目。
③2002美国物理学家马利特教授及其助手们已着手研制一种可以帮助人们遨游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机器”。它是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理论基础的。其设计方案是建造一个激光环,沿激光环旋转的光束将穿越光子晶体。光子晶体会扭曲光线,并给光线减速。这样光束就可以令激光环里的时空扭曲成螺旋形。比如说,这就像我们用勺子搅动锅里的汤一样,汤会出现漩涡。在这个漩涡里,时空扭曲的混合体会出现不同的层次。此时,将一个中子放入其中,如果这个中子自身的旋转轨迹发生变化,那么就意味着扭曲了的时空对其产生了作用。这个中子就名副其实地完成了“时光之旅”。
④马利特教授相信如果这一试验获得成功,预计人类进行时光旅行的问题将在10年内解决。但他同时指出,“时间机器”并不能回到时间流无限的过去,它只能作有限的含有时间圈环历史中的旅行。也就是说,它只能遨游“时间机器”已然存在的那个时代。比方说我们今天造出了“时间机器”,那么100年以后的人们就可以探访今天的世界。对于造出第一台“时间机器”的人来说,他只能回到这台机器开始运作的那一刻,这是他探寻过去的极限距离。就像乘地铁一样,你只能到达已经铺好铁轨的地方。
下列各项关于“新型的时间机器”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是一种利用地磁泵制作的能产生时间倒流现象的时间机器。
B.这种时间机器只需要汽车的电瓶作动力,对能量的要求很低。
C.通过对称的晶体振荡器,可以记录这种时间机器改变时间的幅度。
D.借助这一机器,可以打开空间,感受到不同时间的“这边”和“那边”的生活。

下列对文章第三段中画线名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机器:与俄罗斯的“新型时间机器”一样,都是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理论基础的,可以帮助人们遨游过去和未来。
B.光子晶体:是时间机器中的重要一环。它能扭曲光线,并使光线减速。
C.混合体:呈现为螺旋形。因时空扭曲,会出现不同的层次。
D.时光之旅:中子在扭曲了的时空中自身的旋转轨迹发生了变化。

下列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时间研究项目如能够获得成功,人类将可以进行时光旅行,甚至能与爱因斯坦对话。
B.我们若能在今天造出“时间机器”,那么人们在100年以后就可以探访我们之前100年的世界。
C.“时间机器”开始运作的那一刻决定了“时光之旅”的最初时间,也就是“铁轨”开始的地方,
D.“地铁”的比喻旨在说明“时间机器”并不能回到时间流无限的过去。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倒流现象可以使研究人员进入另一世界,感受到已过去的“那边”的生活。
B.中子因为漩涡而发生了轨迹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中子的时光之旅开始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遨游过去和未来成为可能。
C.美国物流学家马利特教授的设计方案中包含下面几种要素:激光环、光束、光子晶体和中子。
D.俄罗斯与美国科学家对时间倒流现象的研究重新谱写了人类历史进程,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走上了新的旅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