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 Hz,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A上下振动了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长绳上形成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发生了共振现象,则(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 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由P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
B.两列波可能形成干涉 |
C.由Q振源产生的波的波速较接近4 m/s |
D.绳上会出现振动位移大小为2A的点 |
关于电动势E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势E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不相同 |
B.电源电动势的大小随接入电路的变化而变化 |
C.电动势E可表示为E=![]() |
D.电动势较大,表示电源内部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
对于由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 |
B.在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 |
C.在真空中![]() |
D.点电荷产生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 |
一质量为800kg的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8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汽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F — 图象,图中AB、BC均为直线。若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一直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电动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8kW
C.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经过2s,速度达到6m/s
D.电动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600N
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B的质量为2m,放置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m,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细绳伸直,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挡板P处。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物体B对挡板恰好无压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B.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h - ![]() |
C.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 |
D.此后物体B可能离开挡板沿斜面向上运动 |
如图所示,A是半径为r的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木板B上,竖直放置;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光滑挡板固定在地面上,使其不能左右运动,小球C静止放在轨道最低点,A,B,C质量相等。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使小球在圆型轨道的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且不会使B离开地面,初速度v0必须满足()(重力加速度为g)
A.最小值为![]() |
B.最大值为![]() |
C.最小值为![]() |
D.最大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