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单位精简人员,小军的妈妈即将下岗,家庭收入会相应减少,妈妈对小军说:“以后花钱要省着点。”从生活与消费的角度看,这种现象说明( )
A.下岗是企业改革中必然发生的现象 |
B.再就业是增加家庭收入的唯一途径 |
C.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
D.消费者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
① 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
② 优先发展公有制经济,确保公有制经济的市场优势地位
③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④ 保证公有资产在各地方、各产业领域中都占优势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拓展和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寻求科学定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作用应加强,政府的作用应弱化 |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程度取决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
C.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最有效的形式 |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
假设某国M产品只有甲、乙两家企业提供。2012年,甲企业生产400万件,乙企业生产300万件,单位商品售价为8元。2013年,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l0%、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年度M产品的单位价格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7 元 5600 万元 | B.6 元 6400 万元 |
C.8 元 5600 万元 | D.8 元 6400 万元 |
“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支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 …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 人人都是实践的主体,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 杰出人物比普通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更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
③ 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④ 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主要说明了
① 任何理论都不能代替实践 ②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③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④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