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新高考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一种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与现在的高考相似,将两类高考分开。“两种模式高考”的方案(  )
①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
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调整就业总规模
④可以转变劳动者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些城市为了公共工程建设,需要拆迁部分居民房屋。在拆迁过程中,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野蛮拆迁,损害居民利益;另一方面,部分居民乘机漫天要价,阻挠拆迁。这表明

A.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B.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既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又要维护个人正当利益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地处海拔山区的某贫困山村为脱贫致富,先后创办多家企业均告失败,村领导总结教训,结合本村优势,决定种植既有市场又适合于海拔山区生长的经济作物,结果取得成功,几年来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个事例表明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

A.适应市场需要,发挥比较优势 B.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C.加大投入,改善交通、通讯条件 D.坚持“无工不富”的指导思想

石油是我国相对短缺的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油气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由于供需矛盾突出,国内油价大幅上涨。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受石油资源制约的现状,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合并开发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石油资源,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我国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什么经济意义?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一观点在当前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应该怎样发展“循环经济”。

卢梅坡诗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上述诗句主要反映了

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C.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D.认识正确与否要靠实践来检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