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三十年来,中国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强调: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科”,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1)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分析材科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结合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9分)
东盟国家是中国的友好近邻,中国已经同所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当然,中国与东盟部分成员国的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如,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了《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入菲领土。对此,中国驻菲大使馆表示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
结合材料,运用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作出评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了11 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串温暖的记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给我国农民留下一串温暖的记忆?
践行包容性增长关键在于政府履行好责任,胡主席提出4点建议:一是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二是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四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四点建议是从制度入手,是提高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办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政府履行好责任践行包容性增长对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义。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将陆续在全国中小学和网吧等公共场所计算机上安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软件。
有同学认为:“强行安装‘绿坝’做法侵犯了中学生的上网自由。”请用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评析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