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和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我们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早在4月20日开始,中共中央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赴各地开展调研。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
运用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材料二 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2010年这一数据约为47%,有6亿多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城市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归宿。但是,我国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意识到,城市化不仅表现在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还应当体现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的改善上,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和以前人们对城市的向往不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去郊区生活,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2)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如图所示,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简述人们遵循这一程序进行管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材料一 2013年10月除国庆长假期间,北京雾霾严重,景山远眺,望不见故宫全景;天安门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只见轮廓。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雾霾对道路交通也带来的严重影响。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肩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请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材料一十年来,宁德市极力打造特色的闽东茶叶诚信品牌。(福安)“坦洋工夫”和“福鼎白荼”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闽东茶企——福建坦洋工夫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外贸、科研为一体,定位“名人、名茶、名店”;公司不断开拓创新,通过技术研发,精制出“坦洋”、“茗红”等系列产品;以“传承百年荣耀、再创品牌辉煌”为宗旨,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材料二宁德旅游资源丰富,例如福安的白云山、霞浦的杨家溪、周宁的鲤鱼溪近年来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对此,宁德导游小张有感而发:“虽然就业的途径多,导游工作有人瞧不上眼,但是‘我选择,我喜欢’,我得更深了解闽东风土人情,多参加导游培训不断充实自己。”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介绍福建坦洋工夫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成功之道。(9分)
(2)材料二中导游小张的话对人们选择职业和就业有什么启示?(8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请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