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宋代王安石创作的《元日》写的元旦,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
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节。 ( )
(2)《北京的春节》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
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 )
(3)维语中的“巴朗子”是女孩子的意思。 ( )
(4)藏戏里善者的面具是绿色的,代表柔顺。 ( )
小小裁判员(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在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2)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3)大潮过后,钱塘江面立即出现了平静。()
(4)那次春游,大家高兴快乐地玩了一整天。()
古诗我读懂了。(判断对错)
(1)《春晓》中的“晓”指早晨。()
(2)《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3)《春晓》《村居》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物的。()
下列音节的标调哪种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xié( ) shǔi( ) niú( ) hǔan( )
xíe( ) shuǐ( )níu( ) huǎn( )
què( )bái( ) léi( ) zhúo( )
qùe( )baí( ) leí( )zhuō( )
我会判断,对的打“√”。
(1)“泉水在岩石下拼命地冲啊,冲啊,努力寻找出路,终于从石缝里冲了出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泉水当作人来写。 ( )
(2)“但闻人语响”与“百闻不如一见”中的“闻”字意思一样。 ( )
(3)“火红的杜鹃花好象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是一个比喻句。 ( )
读一读,对的打“√”,错的打“×”。
(1)台湾是我们祖国的宝岛。()
(2)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城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