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位作家。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下列属于这位作家的作品是( )
①《哈姆雷特》 ②《战争与和平》
③《复活》 ④《罗密欧与朱丽叶》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 B.法国 | C.俄国 | D.日本 |
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 B.俄国 | C.美国 | D.日本 |
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 | B.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五四运动 |
清朝以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 的状态。这道“防线”指的是
A.设立军机处 | B.大兴文字狱 | C.重本抑末 | D.闭关锁国 |
“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
A.鉴真 | B.郑和 | C.戚继光 | D.郑成功 |